中经在线讯:熊辉 王海珠
(荐稿 江阳生)
百姓故事
“不养蜂,就回家种田。”69年过去了,父亲的话仍响在南耕禾的耳边。
9月21日,南耕禾收到了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蜂产品分会颁发的荣誉证书。他提供的洋槐蜂蜜参加了“2022潍坊蜂会”,受到了好评。酿的蜜获得中国蜂产品行业大会认可,86岁的他感慨万分。
南耕禾的父亲南本农曾任浠水县农业局局长,黄冈地区农科所实验总场副场长,地区林业局副局长等职。他围绕着“让人有饭吃”“让田地出高产”的目标刻苦钻研和实践农学——他是浠水誉为高产典型和鄂东粮仓的巨大推手;他帮助英山人民实现了“田过三千,山超一万”的目标;他还是“生态平衡学”的吹哨人,大胆提出“四大举措”,保障生态相互依存,相互平衡的协调运作。
在父亲“长作春泥藏大地”精神的言传身教下,南耕禾“万里长征”式的追花夺蜜历程,整整走了近一个甲子。
一本字典
让他成为了养蜂专家
1953年,17岁的南耕禾走进了浠水县白果树国营养蜂场,跟随师傅陈和清学养蜂。
为了养好蜂,没有上过一天学的他,凭着扫盲认识的字和一本字典,读完了前苏联出版的《养蜂学》。一年后,南耕禾培育出蜂王的王台,并繁殖出自己的蜂群。自此,看书、写字、抄书,是他养蜂之余的爱好。
父亲南本农一生走的是探索和实验之路,敢于尝试也成了南耕禾人生座右铭。
“养蜂最怕蜂生病。”回忆起放蜂遇到的技术难题,南耕禾说,那时候养蜂方面的书籍很少,防蜂病的药剂也很少。为了养好蜂,他在放蜂的途中广访各地的养蜂人收集经验,还特买了一本《本草纲目》,研究防病、治病“土方”。看完《本草纲目》,他翻破了一本字典。
“治白垩病,喷蒜米和醋,再曝晒就行了。”南耕禾介绍,去年山西有位蜂友的蜜蜂得病,用了他给的土方治好了。他育蜂成活率达80%,研究出的8种治蜂病的土方,几十年惠及了不少蜂友,被同行称为专家。
一卷油布、一个煤油炉
他走遍了全国各地
“棉花蜜不仅仅来源于开放的花苞。棉花叶片下有一个蜜腺,同样可采蜜。”已是耄耋之龄的南耕禾,谈起采蜂知识仍然条理清晰。
1957年下半年,南耕禾第一次出门“放蜂”。他们第一站到浠水散花团中大队采棉花蜜。然后,从黄石市用火车装蜜蜂运往广州花县,又转场一次梅县采集花蜜。次年3月底从梅县火车站装蜂群,运回黄石市火车站下车,再用木船运到兰溪上岸,将蜂群放在有油菜花和紫云英花的地方,取蜂蜜。
每到一个地方放好蜂箱后将油布一搭,一顶油布棚就是家,几个蜂箱一拼就是床,就着一个煤油炉能做出一日三餐。南耕禾说,养蜂人是野外生存的全能人,不仅要能做饭、洗衣,还要能上看天气,下能治小病小痛。
养蜂靠天吃饭,逐花四海为家。南耕禾30多岁才成家,42岁时才得第一个孩子。“1978年,我在外放蜂接电报:妻子要生了。赶回家时,大女儿已经出生几天了。”南耕禾说,3个孩子出生,他都未在家。过年过节也很少在家。这是他最亏欠妻子的地方。“那时候的蜂蜜是紧俏商品,只出口换美元。为国家酿蜜很光荣,我们事事以公家为主。”
“北至长白山,南至广西。”南耕禾说,全国除台湾,其他各省都踏足过。
一个多甲子
他坚守为“农”本色
从17岁到86岁,养蜂不仅仅是南耕禾的职业,也成了他生活的全部。他谨记父亲教导,“要经得起风浪,做人民需要、革命需要的螺丝钉。”
“75岁之前,我一直在外放蜂。”南耕禾介绍,退休后他不仅养蜂,还带起了徒弟。
“我们养的是意蜂。采花酿蜜,由工蜂进行,而每只工蜂的生命周期只有30天至40天,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让蜂群发挥更大经济效益。”南耕禾说,养蜂虽然辛苦,但养得好负担一家人生活不成问题。
几十年来,南耕禾带出的徒弟遍布全国各地。
如何发挥余热?是近年来南耕禾经常思索的问题。去年,他组织成立浠水养蜂协会,并担起会长之职。当年会员达200多人。
“现在养蜂有专门的帐篷,还有太阳能充电,交通也方便。但养蜂人也常遇到一些棘手问题。”南耕禾说,成立协会就是为养蜂人提供养蜂交流,政策帮扶平台。
为此,他学会了玩微信,建立浠水养蜂协会微信交流群。
去年8月,一会员反映孩子上学难。南耕禾迅速找到相关部门,让孩子及时上学。
疫情防控,有养蜂人被困路上,南耕禾也出力为其提供当地疫情防控政策,协调相关事宜,安抚他们的情绪。
协会成了养蜂人温馨的家。
作为经济发展的“助推者”,中经在线联合北京各省市驻京机构商务协会、京忠智库及各省市人民政府驻京办、各省市商协会、上市公司、500强企业、央企国企、各大金融机构资源,被誉为赋能经济“三驾马车+”超级集群综合赋能平台,“融媒体+商协会+专家智库+”联手发力,助力地方政府招商引资,以独特的资源优势赋能企业发展!
网站所刊载信息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刊用本网站稿件,务经书面授权。